今日写作网小学生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人与社会的影响联系——感悟《罗密欧与朱丽叶》_1200字

时间:2021-01-10 12:05:23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翁的代表作之一,同样也是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讽刺意味。在莎翁细腻的笔触之下,凭借其刻画极细的人物和刻薄辛辣的讽喻,一段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舞台剧油然而生。因此,《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手营造的社会观念,养活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和社会评论员。然而,国内国外专家看法大相径庭:国外学者认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结局只是因为“偶然因素”的重重叠加造成的(例如两家的关系);而国内学者则一股脑地将悲剧的产生推说是由“封建社会”一手造成。诚然,这一悲剧与蒙太古和凯普莱特的宿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不可否认地与中世纪的黑暗社会息息相关。那么到底是“人”的关系造就了“社会”,还是“社会”的黑暗影响到了“人”呢?我认为,两者的相互影响,导致了这一悲剧不可避免的发生。
  首先,让我来分析一下罗密欧与朱丽叶各自的性格特点。这是我认为导致悲剧的直接原因:人。
  罗密欧是戏剧中推进剧情发展的主人公,他被莎翁赋予了多重的人物形象,导致这一角色分析起来非常复杂,因此经常会出现相互对立的性格特征:如在参加凯普莱特的晚会上他表现的异常冷静,有着敏锐的判断能力;但在听说朱丽叶的“死讯”后,又被悲愤冲昏了头脑,忘记了劳伦斯神父给他的忠告;在追求朱丽叶的时候,罗密欧显得勇敢又坚定,跨越两家宿怨的鸿沟大胆求爱;但被亲王通缉之后,罗密欧便开始怀疑自己,举棋不定。加上朋友迈丘西奥的死与班伏里奥的莽撞,导致了罗密欧听信仆人鲍尔萨泽的道听途说,义愤填膺地跑到墓地与朱丽叶双双殉情的悲惨结局,造成两家无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惨结局。
  朱丽叶是整部剧情中承担纠纷与舆论中心的重要角色。由于她只有14岁,导致她的性格易于偏激,富于幻想,属于“墙头草”的类型。在遇见罗密欧的时候,朱丽叶卷入了爱情漩涡,轻易地将自己的身心托付在他的身上;但当她听说自己最亲爱的表哥被罗密欧亲手杀害时,年龄的稚幼使她又变得摇摆不定起来,加上一向支持自己的乳媪开始反对她过激的做法,使她被迫向劳伦斯神父求救,执行神父并不成熟的计划,最终走向悲惨的结局。
  于是,“偶然因素”相互碰撞,人性与宿怨一手炮制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结局。
  那么,人性与宿怨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就引向了我们另一个命题:社会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意大利人马苏乔、达·鲍特、班戴洛分别为其点睛,从此,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于意大利不胫而走,在法国与英国之间广为流传。当时封建势力仍作为统治核心,教皇拥有绝对的权力。莎士比亚以这篇舞台剧,辛辣地讽刺了封建权威,不啻为石破天惊之举。也许莎翁在剧中反应的人性与宿怨,正是为了反应社会之黑暗,强调恋爱之自由。
  社会似乎是导致这一悲剧结局的根本原因。我无法肯定蒙太古与凯普莱特两家的关系是否是由社会决定的,但是我可以承认绝对是有一定的影响。若非亲王死板教条的强权统治和家长制日益庞大的势力范围,放在强调恋爱自由的今天,就绝对不会出现夫妻双双撒手人寰的惨状。
  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前者(偶然因素)拘泥于性格悲剧的尺度,后者(封建势力)又似乎落入了社会进化论的窠臼。”我们不能太过肯定或否定任何观点,重要的是自身的感悟与体会。“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偏信任何一条看似具有说服力的观点,都会落入“普遍观点”的陷阱。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版权声明:

1、本网站作文/文章《人与社会的影响联系——感悟《罗密欧与朱丽叶》_1200字》为第三方机构发表或转载,仅为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2、本站为公益性作文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