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虽然外公外婆的故事很平淡,但是它就是能让我想到这段温暖的话。
“你外公这个人啊,天天就知道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把废报纸叠的整整齐齐的等着收废品的人上门,热水器开了十分钟就关掉以此省电费,然后让我洗澡的时候冻的不行……”外婆絮絮叨叨慷慨激昂家长里短的跟我吐槽了外公几十分钟,都没有步入正题。难得让外婆打开话匣子,那么就静静的倾听外婆的心声吧。
过了好久,外婆终于开始渐渐步入正题。据外婆说,外公年轻的时候可不像现在一样那么爱生气(此处省略十分钟吐槽),她依稀记得站在八字桥的流水边那个表情看上去很严肃,其实有着满腹故事可以对她诉说的少年,他的睿智,幽默,在艰苦环境下依然保持着他独有的冷幽默,一切的一切,使外婆在那个特殊年代成为了外公的头号小迷妹,虽然彼此之间只有过少数几次交流,但是他们俩也是比较随便的人,既然彼此看对了眼,又有朋友介绍,还有工作的便宜,他们最终选择了在一起。
据外婆说,外公那时候的手艺很好,俗话说要抓住一个女人的心,不如先锁住了她的胃。两家本身就是比较贫苦的人,日日都挣扎在柴米油盐的奋斗中,偏生外公就具有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他能用最简单的食材,勾兑出最动人的佳肴,简简单单的一碗粉干,外公为外婆做了十年,为舅舅,妈妈和小姨也做了十年,“酱油,醋,味精,虾米,豆芽,葱花,这些很简单的调料,他总能把比例控制的很好,要不是他现在…”外婆回忆起外公当年在厨房一丝不苟的样子,总是记忆犹新,“他好像在做糖人儿一样认真,每次做出来的又好看又好吃,心情再不好也被他轻松的哄好了,阿政(舅舅)这么挑食的一个人那居然也吃得津津有味。”
外婆家里一直是经营着一个小包点店,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外公和外婆是同行,外婆在做汤圆,做糯米饭,芥菜饭,包子等等方面也是一把好手,而外公则是在华大利包点旗下的一家分店工作,后来因为“工作优秀”调到了县前汤圆店,两家店在温州都是鼎鼎大名的“吃货天堂”,外公之前是专注于酒席宴会的接待,后来到了汤圆店呀,也开始钻研起各种精致的小吃,虽然说贫贱夫妻百事衰,但是就研究小吃这方面,两个人倒是“情投意合”,颇有些神仙眷侣的意思。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爱情就是那么简单粗暴,虽然认识时间不长,但是彼此看着“顺眼”,两个人也就走到了一起,外公用几件新衣裳,二十斤糖果,还有一些别的好吃的就那么“骗”走了外婆,两个吃货的日子也是相当简单:外婆开起了属于她自己的早餐店,卖她的糯米饭,包子,油条,不仅卖,还有给外公吃,自带“嘲讽技能”的外公总是忍不住和外婆开两句玩笑,惹得外婆不断回嘴才又开始逗外婆开心,两个人早上四点钟早早起床,在帮外婆忙完店里的事情,外公才赶去上班,这样的日子,单调却也很充实。
很快,外公和外婆有了他们的结晶,舅舅,妈妈和我的小姨。他们俩身上的勤劳刻苦肯干的特点也深深影响着他们的下一代,舅舅从小不苟言笑,但是在校里的工作效率是非常高的,妈妈和小姨则学到了他们厨艺的微末,却也足以让我感到了唇齿间的快乐。但是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外公外婆的管理没有那么严厉,主要靠他们的自觉,不过,在那个没有课外书和娱乐设施的年代,学习自然成为了妈妈小姨她们唯一的乐趣。
后来,奶奶继续回忆着,然后笑着看向了我,“后来就有了你,外公整天跟捧着个宝似的合不拢嘴,小时候呀你的饭菜他都要自己做给你吃,容不得别人半点插手。”我不好意思的继续记录着,只听奶奶继续慢慢的讲,“可是外公总归会年龄大了,于是慢慢的,家里的烧饭的事情也就移交给了我。”
“后来的事情,你也是知道了,外公的心脏查出了一场大病,为了能缓解他的症状,做了一场在当时听上去非常危险但是非常先进的手术,后来呀他就变得更加的虚弱了,然后脾气也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动不动就和我生气,嫌我做的饭菜难吃……”外婆不满地嘟囔着。
“但是再怎么样,这么些年也过来了,再难再苦我们也挺过来了,还养大了你们这些个孩子。”外婆说着说着又欣慰的笑了,“年初呀,外公突然心肺衰竭又住进了医院,当时我呀也没有办法,也不懂你们说的那些高科技,只能不时去庙里烧香拜佛,希望观音菩萨保佑,虽然吧,这老头子脾气是变得差了一点,但是毕竟也过了几十年,枕头边少了一个人的呼噜声也怪不习惯的……”
外婆和外公的故事很普通,但是平凡人的爱情,就是这样在平平淡淡中细水长流,或许也应了那句话,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