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杭州西溪湿地
寒假的生活如一条奔腾小溪,唱着那快乐的曲调向前流淌,时而击激欢乐的浪花,时而遇见挡路石而烦恼,时而聆听大自然发出的呼唤,时而经历漫长无聊的日子而忧伤……各种心情的瞬间,都如坐车观风景一幕幕飞快掠过,抛之脑后,但有些却会永远驻足我们心中。寒假时我经历的旅途,让我为城市中还有一块风水宝地而欢欣鼓舞。
眼前是敞开的电动伸缩门,门上架起红色的充气桥,近了,近了,我们驱车来到了杭州西溪湿地,透过车的天窗,望见那天空,虽然它披着一件薄薄的纱衣——云层,但能带给人活力和快乐的阳光已经穿过那“轻纱”渗入我的心中,使我倍感愉快,充满期待。车刚停稳,我就推开车门,一个跨步下了车,一同前来的外公,在里面提醒:“莫急,莫急,待会儿有时间让你看个够哩。”我大步流星地向前迈了几步,便驻足远眺,前方有两间木制小屋,一间是售票处,一间也许是商铺。地面由灰色的长方形地砖铺成。我瞪大眼睛,欲想见更远之物,岸边只见大蓬大簇的枝条,因天气暖和,花枝上已抽出星星点点的嫩叶。深吸一口气,清新的空气,顿觉神清气爽。游客稀少,四周只闻人私语,不闻鸟歌鸣。
我们一行五人向前走,买好票后,走过一条坑坑洼洼的石径,便到了码头,远看游船,如一座古色古香的小房子,只是底部船形的。真正的湿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微风忽起忽无,水面泛起层层涟漪,用碧波荡漾形容恰好不过。远处传来若有若无的鸟鸣,我们不用排队就上了一艘游船。此时即为:乘舟即行去观景,林中似闻鸟啼鸣。
我们乘坐的船很宽敞,天花板,地面,椅子,窗框都是木制的,窗户可以打开,看起来水近在咫尺,可想要触到水面,则需把半个身子伸出窗外,才能点着水面。螺旋桨搅起一串水泡,船开了,我探出脑袋,看外面的风景,云不见了,天空越发明朗,船行驶时激起的浪花,映着阳光,泛起金色耀眼的光点,刺人眼睛,衬上水波,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页。这时,一缕缕一束束的阳光已从天空撒下,经过湿地边上棵棵树叶的遮拦,斑斑点点的阳光照在水面上像一片片薄金浮在碧水之中,犹如金珠落玉盘之道,颇有美不甚收的效果。风拂面而来,既有寒意,又十分清鲜。不远处,水畔又传来鸟鸣,比刚才清楚些,循声望去,只见一棵高大的秃树上有个砂锅大小的黑影,似乎是由树枝衔接而成,应该是鸟巢吧。
湿地并非是湿的泥地,解答了我来时的疑问。湿地像河,但分叉比河多,船刚开几分钟,前方就延伸出四五个叉口;像溪,又比溪宽,可容纳两艘游船并排行进。湿地的岸沿打着木桩,应该是防止水土流失。岸其实是一个个小岛,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湿地上。
岛上围着大蓬大蓬,大簇大簇枯黄的野草,芦苇,竹杆儿,一排泛黄带绿的竹子零散地分散在野草后面。瞧那草,长得快伸进水里了,岸上铺满了一层枯草、枯枝,交错杂乱,有几处像堆成一座小丘,颇似一顶帐篷。在竹林中,穿插着几棵落叶树,光秃秃的,几棵挨得近的,枝叉交错,但不乏美感,越往岛中心的树,越是树叶茂盛。毕竟是冬天,绿叶看上去是一种很浓,很稠,很深色的绿,给人一种陈旧感,但总比没有好。金黄、枯黄、鹅黄、橘黄,一星半点的嫩绿,大片的深绿,交织成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景。
树倒映在碧水中,草倒映在碧水中,天倒映在碧水中,船击起的层层细波搅得“画面”模糊不定,树在跳舞,草在扭动身体,连天也荡漾起微笑,反倒让人更觉得这像大师画出的抽象画,它有无穷的吸引力,让人看之又看,不舍得让这景从眼前流失。大自然的作品让人流连,让人回味,让人陶醉,它透进了人的心里。我不禁顿感精神一振,心中为自然的杰作而激动,我连忙拿起相机将其摄下。
我再看湿地的水,它比较清澈,但不透底,绿得恰到好处,既不见底,又不浓稠,很富有光泽,是提供给美景最大的支柱,有了周围景色映衬,湿地一点儿也不单调,它显得比溪、河、湖、江、海、洋,更有持久的观赏性。水、岸结合的美景有着令人魂牵美萦,无限向往的魔力。使我真想永久待在那儿,享受天伦之乐。烦恼,忧愁,也会散之无影,去之无踪。
黄嘴尖,红嘴脸,黑颈,棕翅,白羽尾,只有鸭雏那么大,那是什么?我本能地叫起来:“鸭子!”一边用手指那里,全船的人,都扭头看去,也许是叫喊惊动了它,它眨眼间扎入水中,连一丝水花都未留下,船上的工作人员说:“这是这里特有的水鸟,它虽像鸭,但绝非是鸭,它的名字只有在康熙字典中能找到。”随后,我们上岸参观。
最后又坐船返回到出发地。游湿地的一路风景真可为是:“岸景美如风景画,鸟啼赞境深感发,此水清如春嫩芽,水岸互衬美甚佳。”
虽然传说中的蓬莱瑶台等仙境是不存在的,但我觉得杭州西溪湿地不亚于它们。它不愧是城市中的风水宝地,游杭州西溪湿地,让我开拓眼界,贴近自然,欣赏美景,享受生活,真是不虚此行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