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生活
如今,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多元化,自由化,和碎片化。如果去问问父母在他们小时候是怎么知道外界消息的,那么他们一定会说是每天早上的报纸和晚上的新闻播报。可要是现在问问一些年轻人,他们则会表达自己完全不看定点的新闻或只是偶尔看看。他们可能会早上看看电视,中午看看手机,晚上看看杂志。这便是“碎片化”的表现。人们不再将时间单一地花在一件事上,而是将它一点一点“切碎”。有了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各种渠道去了解外界,也难怪有些人不愿花上晚上的那半个小时去看可能不符合自己胃口的新闻。
难道飞速进步的科技就是“碎片化的原因吗?当然不能这么说,生活“碎片化”还很大程度上取决在如今人们的身份,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贫富差异等等。所谓“众口难调”,现在的大众媒体,已经很难满足一些人的口味了。尤其是现在的青少年好奇心尤其强烈,让他去看完一篇正经的报道文章就好比让一个门外汉来阅读爱因斯坦的科学记录一样困难。因此观众或消费者的”碎片化“让大众媒体和厂家无法简单轻松的找到目标群体。这也让消费市场同时并存三种消费形态:大众消费,分众消费和碎片化消费。
再说身份差距。一个农民可能只关心接下来几个月的天气状况好不好,一个追星者也可能只关心她口中的偶像的消息,但一个科学家就会关注于更加深奥,或令前两者不屑的资料或论文。所以现在的单一媒体演变为了多种媒体,并且共存发展。
最后说说贫富差距带来的影响。这个原因和前两条有些不同。前面我们大部分说的是信息的“碎片化”,而这个造就的则是社会阶层的“碎片化”了。自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后,不同地区地域的多种制度共存,直接导致了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举个例子,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平均每人全部年收入与最低收入户的差距为23484元,是1990年的8、8倍。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与最低收入户的差距为11953、3元,是1990年的9、5倍。从1990年到2003年,最高收入户同最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和消费性支出差距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碎片化”导致了“权威的倒塌和自我意识的崛起。现在各种各样的媒体,文章出现在网上,供人选择。这理所当然是件好事,但同时也有坏处。‘碎片化”的文章断句和短句极多,描述性和过程性的句子却减少了。这可能会导致看的时候也许并不枯燥的看完了全文,到最后回想起的时候只能想起只言片语。更是有许多“碎片化”的文章,没有主体结构,思维逻辑,让人不仅读不懂,还读得费力。因此,对于“碎片化”文章,我们还需改进,争取做到简洁,精湛,不失风趣却富有深度和内涵。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生活中的“碎片化”没有那么大架子。可能学习便是最好的例子,比起光自己读书,我们可以上辅导班,在手机上查阅资料,去旅游长知识来分配自己的时间。我认为这样的“碎片化”大大提高了我们学习的效率与兴趣,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碎片化”已经在各个方面和社会层次上体现出来,在将来,我们不会也无法避免生活中更多的“碎片化”。而“碎片化”也会成为现代中国社会的一个代名词。它的出现有利有弊,我们应充分利用它的好处,尽力减少弊处。
猜你喜欢: